秋色迷离婺源行


一葉🍁ལོ་མ་གཅིག།

江西婺源 2015.11.13

人生最幸福的事情,在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且能够自由地去选择。而人生之精彩,在于永远不知道明天发生什么,在未知的旅行中,跟随遇见的安排,尽情享受旅途过程中的曼妙,我们一直寻找的,是深藏在远方的爱和勇敢。让我们一起分享旅行带来的自由和辽阔,了解在到达和归属中的那些故事……

享一世岁月静好--静美瑶里 11.13 第一天

制瓷业 明代后逐渐衰落
瑶河流域是江西景德镇瓷业的发祥地,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原料——高岭土就产于瑶里附近的高岭山。在瑶河沿岸的山水之间,既有多处瓷业生产基地——矿坑、窑址和作坊,又有为之服务的交通体系——水运码头、古驿道,还有由瓷业及其贸易支撑起来的聚落体系——商业码头、集镇、村落。
瑶里原名窑里,正由窑而得名。位于景德镇的东端,距市区55公里。瑶里古镇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,素有“瓷之源、茶之乡、林之海”的美称,瑶里是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。

明代之后,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,瑶里的制瓷业逐渐衰落,成为单纯的原材料产地;到了清代,高岭土矿藏也采掘殆尽,瑶里的经济就此一蹶不振。更因为地处山区,缺乏现代交通的瑶里进一步衰落。曾经有过的那一段辉煌历史逐渐被尘封、被遗忘。

我们到达瑶里的时候已近黄昏,大巴行驶在近村的公路上,透过车窗玻璃,看到村外小河上横架的古朴小木桥,和桥头缓缓转动的水车,许多人发出惊呼,远远望去,一个徽派老屋密布的小村子安静地躺在群山的臂弯里,一条小河穿村而过,碧水长流,正是我们心目中小桥、流水人家的江南画卷!因为有了这样的最初印象,让我们对瑶里有了更多的期待。

探古

明清徽式古建筑民居
至今夜不闭户

瑶里古镇,始建于西汉末年,群峰环抱,如画如屏,“母亲河”瑶河穿镇而过。数百幢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,飞檐翘角,粉墙黛瓦,掩映在青山绿水中。

信步河边,足踏青石板铺就的小路,浓翠掩映下颇感神清气爽。古镇民风极淳朴,家家门户洞开,住户们自行往来。游客有兴趣可征得主人同意而径直入内,不会招致不悦。据说即便是晚上,这里同样夜不闭户。

11月14日,晨光熹微中醒来,简单梳洗,跟时间赛跑似的来到街上。四周仍是安静的,只有我们几个拎着相机相约扫街的人。静静的瑶河波光依旧,因其安静,似乎感觉不到河水在流,可它分明是日夜不息地流向远方,恰如时光,于无声无息处已然沧海换了桑田,其实我们的容颜何尝不如是?昨日尚且朱颜胜花,明日可能已两鬓如霜,最可怕的是这些变化都是无声无息中完成的,我们完全没有感觉,更无力抗拒。呵呵,话题扯远了,在这美好的早晨,还是安享这田园诗画般的景色吧。

瑶河

世界上最幸福的鱼
宁愿搁浅也不愿离开瑶里

瑶河水不深,但水流颇为湍急,水质异常清澈,河底的卵石粒粒可数。仔细一看不由很是吃惊,如此浅水竟然生长大量淡水鱼,而且个头不小,大的足足一尺多长,且数量众多,成群聚在水底嬉戏。

当地人说,这些鱼得益于这里的特殊民俗。瑶河禁渔已经有10多年了,非但没有一人偷捕,每年“放生日”都有村民从外面买来鱼放生在瑶河。这些被当地人称为“世界上最幸福的鱼”的鱼也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,即便有大的变动也决不肯离开。每年瑶河都会受上游雨涝影响暴发山洪,水势极大,即使顽石也挡不住水流的力量被冲离瑶里,但是这里的鱼在此时都会用尽全身的力量冲向排水渠,待水势减弱重回瑶河。鱼怎么知道该往哪里跑?这个巨大的力量从何而来?这都是个难以解释的问题,瑶里人只知道一件事,鱼宁愿搁浅都不愿离开瑶里。

男人们捧着饭碗坐在独木桥边,静静地看瑶河水流淌而去;瑶里的女人们则在瑶河的支流上洗涮衣物;那些爱漂亮的女孩子把长长的头发浸入河水,让清凉的水花滋养她们的秀发……尽管周边的古镇不少,但是保存下那么完好的建筑和生态人文的,真的不多见。而最关键的是,瑶里古镇并非人为修葺和刻意引导。

按理说已经走过了许多个这样的水乡古镇,对于这样的老旧的徽派建筑早该审美疲劳了吧?可是不,每次走近它,总像遇到老朋友那样亲切,高高的墙、小小的窗、曲曲弯弯的石板路,狭窄幽长的小巷,在灰白色调的底蕴下,总有着穿透灵魂的力度,穿越时空,与你对话。那些历经风雨浸染,褪了颜色的粉墙,或许就是时间的巨手随意泼墨的中国写意;那些匠心独运的飞檐翘角下精美绝伦的砖雕、木雕、石雕,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!徜徉在这样的街头巷尾,又怎会心生厌倦呢?

动物

这可能得益于人和自然的和谐,狗也许只是和人类亲近,走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小路,不经意中为我们当了回模特。
据当地人介绍,瑶里的动物的确和人保持了一种相当微妙的亲近关系。比如说黄牛,瑶里的黄牛都是散养的。没有牛棚也没有缰绳,牛每天漫步在山林自然中,只有到了春耕时节,牛才会带着几头小牛犊回来帮助主人忙农活,之后就又继续自由在山林间。听起来不可思议,但是谁能说这不是瑶里的奇迹呢?

这样的现世安稳,岁月静好,于我们来说终究是有些奢侈的,也只能是在这世外桃园般的静美瑶里感受一下罢了,离了这老村古巷,我们还是回到忙忙碌碌的现实当中。呵呵,能偷得这浮生半日闲,得享这片刻的宁静安祥也该是满足的吧?

瑶里并不大,信步闲游,不觉又来到村北的小木桥附近。清鳞鳞的河水波光如银,掬一捧清凉入心。走得有些乏了,坐下来歇一会,兴之所至,又定格下许多美好的瞬间。

千年的古老归于平凡--长溪村 11.14 第二天

这个有着1000多年古村,现存不少是两三百年前的徽派建筑,不过,在村里也常看见用泥土做成的房子,当地人叫土墙屋,十分简陋,还有一些就只是用木板做面,在风雨多年的风化下,显得破旧不藏,由此看来,这个村经济还是比较落后。全村近600户人家中,戴姓是主姓,点90%之多,不少还住着古老的大屋,黑黑的,不过,很多农户家都很清洁。大门前有有雕刻或是用青石做屋基的,那就是祖上曾有过官宦或是经商的人家,寻常百姓家的房子显得很小气,就是门口也比那些大房子起来小得多。整个村子在大山的拥抱之中,那一条潺潺的河水沿村前而过。

这座石桥上刻有“石宝,乾隆四十三建”的字样,历经百年风雨苍桑,就没有丝毫变形,整个石桥用6块长7米、宽1.2米、厚0.35米长条青石筑成,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奇观。人们至今也不知道那里没有机械化设备,这些巨石是从那里运来,又是如何架设上去的。传说是这样的:石桥落成庆典那天,这几块大石桥面任村里再多人力,也想不出办法架上桥墩,这时,在村里修炼的吕洞宾感其村民风淳朴,就变作一外地客人,来到巨石边。稍用手一托,就把这六块石桥面全部放到了桥墩上,等人们醒悟过来是神仙帮忙,吕洞宾早己不知去向。所以,村里一直在村桥头做了庙宇,以供神仙烟火,村人祈富求安,听说至今都是非常灵验。

这条养育了千年村的河,叫长溪河,是婺源的四大水系之一,全长有37公里。看了河,再读村名,就知道长溪村村子名称的由来是何意了。沿着清清的长溪河,走在古驿道上,古时没有通公路,为了便于生产出行,村里便筑起了几条联通外村的道路,全都是用青石板铺设成的,看着一块块石板连级而上,不知要多少块石块才成一条路!沿着平整的古驿道走上村里附近的一个高的山头,看见依依的河湾,那座古石桥就卧在这水面上,桥下的碧水中有鸭群嬉戏,悠悠地把那千年的古老归于平凡。

最美山城--石城 11.15 第三天

石城村在中国最美村庄婺源县的古坦乡境内,最美不过那惊世的一瞥,最真还数那千年的灵魂。炊烟袅袅,晨雾浓浓,徜徉其中,似梦似幻。古坦石城,远比你们想象的美,也远比我想象的真!程村地处婺源县西北的古坦乡境内,海拔761米,与景德镇市瑶里镇接壤,全村共286户1100余人,景区内有百亩古树群、千亩石林奇观、千亩生态茶叶观光园、翠林洞、育龙洞等景点,独有10余棵白玉兰、千年红豆杉、三十多种稀有树种,堪称江南之最。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这里的百来棵枫树,每棵树高都在35米以上,远远超过村里的高矮屋顶,和巨大而且笔直向上的树冠相比,黑瓦白墙简直就是玩具屋子。

每到秋天,这里便成了彩色的海洋,浓重的色彩撞进了眼帘。以村庄为中心,无论你从那个方向进入,都是方圆十几里路不见人烟,脚步一踏入长溪村山里,你就走进一个给秋天染色的颜料桶中,处处都是惊艳的美丽。极目远眺,远山近坡,满山红叶竞相争艳,似红霞缭绕,情趣盎然,灰白的民居与枫林之红交相辉映,形成了秋季婺源乡村别样的风光。万叶飘丹,身临其境的你也许会有许多感慨…… 枫叶飒飒,溪水轻流。炊烟,木桥上的小孩子倒映水中,天造地设的一幅的江南画卷!落寞而美丽……

沿途花絮

精彩评论
载入中……
Copyright©2023 易天行 Etx365.cn All Rights Reserved